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署,弘扬工匠精神,深化产教融合,2025年5月14日,电子信息工程系在学院第二阶教室成功举办“匠心传承:寻找身边的能工巧匠”职业教育专题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达内集团北京总部实训讲师王雷博士作《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源代码处理技术:原理、实践与挑战》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既有对职业教育的深度思考,更有AI技术落地的硬核分享,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思想与技术的双重盛宴。
电子信息工程系所有领导、专任教师、合作企业教师以及23级、24级全体学生参加本次活动。本次活动由电子信息工程系主任闫保权老师主持。


闫主任在活动开始前做了重要讲话,他讲到:“职业教育的关键在于链接产业需求与人才培养,我们需要更多深耕一线的‘工匠导师’为学生引路”。随后,闫主任把王雷博士的履历向全体师生进行了介绍。
王雷,博士(后),达内集团实训讲师,曾在多家软件公司从事架构设计与开发工作,具有丰富的项目开发、项目管理、技术研发、教学经验,熟悉C语言、C++、 Java、Python 等编程语言。 近年来致力于软件工程、机器学习等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工作, 目前主要致力于基于人工智能的软件工程方法和工具的研究。 主讲《深度学习》《大模型》 等课程。


电子信息工程系党总支书记冯丽荣老师为王雷博士颁发“职教导师”聘书。这份聘书不仅是对王雷博士技术实力的认可,更标志着电子信息工程系在“校企协同育人”道路上迈出坚实一步!
王雷博士在受聘感言中承诺,将充分发挥企业技术资源优势,助力学生提升职业技能,培养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聘任仪式后,王雷博士带来了一场题为《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源代码处理技术:原理、实践与挑战》的专题讲座。他从ChatGPT、GitHub Copilot、DeepSeek等工具切入,围绕自动化代码、智能调试优化、跨语言迁移、教育场景应用等方面生动解析了AI赋能在未来IT行业中的应用。
讲座结束后,闫主任做总结讲话。他对王雷博士的精彩分享表示感谢,并鼓励学生深入学习讲座中的知识内容,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此次讲座为电子信息工程系师生搭建了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不仅拓宽了同学们的专业视野,激发了大家对专业学习的热情,也为系里进一步营造浓厚学术氛围、深化教学改革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电子信息工程系将持续开展此类学术活动,助力师生成长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