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系部概况  系部新闻  党建工作  专业建设  校企合作  教学科研  学生工作  招生就业  校园文化 
系部新闻

 系部新闻 
|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系部新闻>>通知公告>>正文
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排查整治监督公告
2024-05-24 08:50 郑光顺 


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监督公告


   按照我院整体工作部署安排,从即日起至2024年12月,电子信息工程系将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排查整治工作,现将重点排查整治内容、受理范围及监督举报方式公布如下:

一、重点排查整治内容

  (一)着力排查学生岗位实习中是否存在暗箱操作、以权谋私等问题;

  (二)着力排查电子信息工程系党团发展过程中,是否存在吃拿卡要等问题。

二、受理范围

  (一)教师违反师德的行为,主要包括:

   1.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

   2.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损害学生和学校合法权益的行为;

   3.散布封建迷信、淫秽内容,诱导学生参加非法组织和非法活动的行为;

   4.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

   5.无正当理由,拒不服从单位工作安排,影响教育教学正常开展的行为;

   6.在教学工作中备课不认真、授课敷衍塞责、实训与实践指导不负责任等,导致授课出现知识性错误、实践教学达不到要求等不良后果的行为;

   7.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违规使用科研经费以及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的行为;

   8.在管理与服务工作中态度不好、不作为,产生不良社会影响的行为;

   9.在招生、考试、推优评先、入党、资助等工作中徇私舞弊的行为;

   10.索要或收受学生及家长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等财物,让学生及家长支付或报销应由个人承担的费用的行为;

   11.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的行为;

   12.其他违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

(二)教师资格违法违规行为,主要包括:

   1.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

   2.存在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行为或使用假教师资格证书,以及违反《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禁止行为,品行不良、影响恶劣。

(三)工作作风问题主要包括:

   1.空喊口号、落实不力问题。

   2.推诿扯皮、担当不足问题。

   3.工作拖拉、效率低下问题。

   4.滥权妄为、以权谋私问题。

   5.刁难勒卡、侵害师生利益问题。

   6.不严不细、工作“跑粗”问题。

   7.贪图享乐、追求奢靡问题。

三、处理举报的工作流程

   1.受理登记;

   2.明确负责处理的科室;

   3.启动调查程序,核查举报内容,给予相应的处理意见;

   4.向实名举报人反馈处理结果。

四、处理举报的工作原则

   1.坚持按照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处理问题;

   2.坚持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重调查研究,重证据。处理举报问题,必须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客观公正地做出判断与处理;

   3.为举报人和证人严格保守秘密,维护举报人和证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五、注意事项

   1.对有明确的被投诉举报对象且有涉嫌违反师德师风(教师资格违法违规)的具体事实、证据或者明确线索的投诉举报,予以受理。

   2.对投诉举报事项已处理,举报人在无新证据或者新线索的情况下就同一事实或者理由重复投诉举报的,不予受理。

   3.举报人应当据实提供被举报人的姓名、岗位(职务)、违反师德(教师资格违法违规)的事实及具体情节、相应的证据及线索,包括事实发生的时间、地点,所涉及的相关单位和知情人,以及知情人的身份、联系电话等。

   4.提倡实名举报;涉及个人合法权益(含个人隐私)的,应由本人书面委托他人提出举报,以便联系、查证。

   5.举报人应承诺反映的情况客观真实并对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负责,无夸大、歪曲、诬告、捏造等。如有借举报故意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的或者以举报为名制造事端,干扰系部正常工作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

六、举报方式

  举报电话:0911—8231081    13259111988

  邮 箱:535005213@qq.com

  地 址:延安职业技术学院11#B-410

  邮 编:716000


关闭窗口
陕西省教育厅 | 延安市教育局 | 延安大学 | 达内教育
地     址:中国 陕西 延安市宝塔区枣园   
邮     编:716000  
电     话:0911-8235500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系